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流浪的馬車

戰後的台灣,經濟蕭條,百廢待興,生活大不易,貧苦的百姓頂多僅能以收音機或克難的公開表演抒發心中的鬱悶;而政府官員、投機商人卻能趁隙鑽營,以酒家、舞場、電影等娛樂事業的生意一夕致富,於是貧富差距的懸殊也反映了兩種迥然的生活情景,一點一滴的景象透過許多當時的音樂創作如「補破網」、「心酸酸」等,使得我們能一窺究竟台灣文化歷史上的箇中內涵。

1957年,以灌錄或翻版日本歌曲輕音樂為主的亞洲唱片(台南),在開始有了灌錄台語流行歌曲計畫後邀請了一位自日本留學歸國的台南人王瑞和發表了兩首歌曲:「漂浪之女」(詞:許丙丁)與「運河悲歌」,這個人就是走紅台語歌壇數十年的「文夏」;而自此後,歌曲的創作性漸漸不再只有生活的悲苦,而加入了愛情的甜蜜或苦痛、離(鄉)愁與景物的歌頌等等,曲風也漸趨輕快,如顏華1957年的「長崎蝴蝶姑娘」、1958年吳晉淮的「關仔嶺之戀」、1961年文鶯的「流浪的馬車」等。

「流浪的馬車」除了原唱文鶯之外,陸陸續續也曾被文夏、方瑞娥、洪榮宏、陳盈潔等歌手翻唱,風格各異卻都令人有不同感受。

文鶯 - 流浪的馬車 (1961)

日曲: すずらん馬車(ばしゃ(鈴蘭馬車)
詞:黃敏

日頭暫暫要斜西, 馬車跑山邊
載阮憂悶的心情, 離開夜都市
阮是一個呆命子, 無依無偎小女兒
雖然無厝通好宿, 也是一日過一日
坐著流浪的馬車, 啊~要對叨位去

異鄉冷淡的晚暝, 鈴聲響四邊
回頭看見夜都市, 燈火冷微微
已經過了的代誌, 不願擱再來想起
快樂自由的日子, 不知等待到何時
坐著流浪的馬車, 啊~要對叨位去

遙遠路途幾千里, 馬車跑海邊
抱著悲慘的心情, 飄浪小女兒
雖然勞苦日連暝, 應該提出著勇氣
無論怎樣來拖磨, 總是也會出頭天
坐著流浪的馬車, 啊~要對叨位去

1 則留言:

麗思 提到...

這也是前陣子常常唱的歌

病了兩個禮拜加上氣喘復發

更因忙碌

很少上網了



有空會常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