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King
最近剛看完幾個月前在台灣已上映過的「1408」,由於預告片誇張的驚悚畫面、旁白介紹及特效,使得許多人抱持看恐怖片的心情觀看此片後卻大失所望;而對於 Stephen King 總是強調「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這一點卻因而容易被忽略。
另外一個自己非看本片不可的原因,是男主角 John Cusack (約翰‧庫薩克),而他在本片中精湛如獨角戲般的演技也再度令我滿意。
1408 (2007)
John Cusack 所飾演的 Enslin (恩斯林)由於心愛的女兒病逝,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讓他始終無法走出陰霾;轉而遷怒於在女兒病禢前,總是以死後美麗的景象(會有很多朋友陪妳、有很多玩具等等類似樂園景象)安慰女兒的妻子,不信鬼神的 Enslin 失去女兒後,離開傷心的紐約及妻子,開始親自一一參訪各地所謂的「恐怖」之最,試圖揭開人們以訛傳訛的「靈異」之說不過僅是噱頭或騙人的技倆,並將每一個造訪過的「靈異」地方,寫下本身經歷後卻安然無恙的親身經驗發行成書,成為暢銷的「恐怖作家」。
於是 Enslin 本人常自發性地去找尋靈異之處,連讀者都會去信告知他何處有靈異之地,請他去見證一番。
某日他收到一張明信片,上面只寫著「Don't Enter 1408」,發信地址便是他的傷心地紐約「Dolphin Hotel」(海豚飯店),於是他決定一訪。
接下來的劇情不難揣測,典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高超意志力,因為不去「行」的話就不會有劇情。訂房就遇到阻撓,受到飯店經理 Olin (Samuel L. Jackson 山謬‧傑克森飾演) 警告「This room is Evil」及勸退仍堅持入住,不信邪的他住了以後開始遇到無法解釋的怪事才知道何謂「自討苦吃」...
所以重點是電影用哪一種方法帶領觀眾進入這個主題。
我滿喜歡當 Enslin 緩步走向位於飯店刻意掩飾的13樓(*註)1408號房間,將傳統手工製的厚重鑰匙插入門孔時,全螢幕顯示鑰匙孔內機關環扣那一幕。
用老梗的畫面及沉甸甸的銅鐵鏗鏘聲,不帶太多累贅地帶領我進入主題房間。
(*註:西方國家由於對「13」這個數字存有疑懼,許多飯店對外的營業樓層均跳過「13」這個數字,如同台灣許多醫院或電梯中並無「4」這個諧音與「死」類似的禁忌數字一樣。
而劇中海豚飯店的「1408」號房觀其號碼雖可明白飯店營業之初便將其設定為14樓,但實際上是位於建築物的13樓,「1408」四個數字相加亦等於「13」,「13」兩個數字再相加還是等於「4」,不是嗎?)
我想面臨了必須單獨在一個房間裡挑戰自我演技的 John Cusack 而言,這次必定滿足了自己與許多人;畢竟空蕩蕩無對戲演員,要演出各種發自內心遊走在現實與幻覺之間的情感、疑惑、驚嚇以致絕望、傷心、認命到憤怒、反擊的精準拿捏,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導演落於俗套地試圖以大量的音效製造驚悚效果,卻反而凸顯了劇中 Enslin 開窗對外大聲呼救時的「消音」效果,也是一個不錯的刻意手法;設法逃出「1408」的 Enslin 在看過樓層位置圖後,企圖沿著沒有陽台的壁緣逃向發出嬰兒哭聲的鄰房求救,冒險到汗流浹背的結果卻是一望無際的牆壁,那延伸出的長壁實在也令人讚嘆,再一次打擊且封鎖了 Enslin 的生路,回房再看一次樓層逃生圖,已然變成黑紙中的一小格;已經被整到超級悲慘的「鐵齒」 Enslin,為了否定(打破)所見一切而拿起手邊物品能砸就砸,尤其當他發現連客房牆上那幅「暴風雨中的船」都似乎在眼前發生著,怒砸之下卻如同打破潛水艇窗戶般,大水向自己衝灌而來之際,我還在想著,要悲到什麼程度才叫做「美」呢?這也許算是一種。因為當你以為他終於結束了這場「過於真實的幻覺之旅」回到現實之中時,原來是另一次重新開始的夢靨,畢竟死過了56個人的「This room is Evil」(這個房間是個惡魔),強調你可以進房,但退房的方式是死亡,退房時間為一小時。
這不禁使我想起 Eagles (老鷹合唱團)經典的搖滾之作「Hotel California」歌詞那最後一句:「You can check-out any time you like,but you can never leave」...是啊,真是「你隨時都可辦理退房,但你永遠別想離開這裡」的討厭迴圈哪!
最屌的,算是切合劇情極至的歌曲了。當第一次收音機鬧鐘自動響起「Karen Carpenters」(木匠兄妹之凱倫)歌聲:「We've Only Just Begun...」,同時開始倒數一小時的數字起跑,也許觀眾還沒有太大的感覺。但隨著 Enslin 在房內再次經歷失去女兒的傷痛,面對各種虛實難辨所帶來的掙扎,無論摔壞、砸毀、或決定與「1408」這個惡魔同歸於盡地放火燒房間之後,一次又一次地聽到打不死的收音機鬧鐘傳出「We've Only Just Begun...」(我們才正要開始...),實在是大快人心叫人興奮不已,心想這部影片整人點子還真多。感覺真像1993年「Groundhogs Day」(台譯:今天暫時停止)般,只要每天一早聽到收音機鬧鐘播放出相同的廣播對話內容,你將知道這又會是個重複的日子。
同理可證,「1408」劇中安排收音機鬧鐘不斷以「We've Only Just Begun...」告訴 Enslin:「我又要開始整你一小時了」!只要 Enslin 不退房(死亡),無窮盡的每一小時都將帶領我們繼續沉倫在重新啟動的整人迴圈裡,會不會演變成電影與觀眾的拉鋸戰,把觀眾困在「1408」中,成為史上最長時間的影片紀錄?
Carpenters - We've Only Just Begun
整體說來,幾個感想倒是有的:
1. Stephen King 喜歡帶你進入奇幻或恐怖世界,但不見得告訴你要不要讓你出來。
聽說電影拍攝還算忠於原著,結局卻分為「電影剪輯版」跟「導演一刀未剪DVD版」。我看的是前者,Enslin 雖在火災後逃出生天與妻子再度重聚,清理物品時拿出這些不愉快經歷中所錄下的聲音,原以為只錄到模糊怪聲的帶子卻傳出 Enslin 與女兒的對話,讓妻子驚訝的表情作為結尾,也讓觀眾卡在整部電影究竟全部都只是一場幻覺,或是暗藏伏筆再拍續集?(續集不會叫做「1409」吧?哈! =_=|||)
而後者結局是 Enslin 放火與房間同歸於盡死亡,飯店經理參加他的葬禮時拿起遺物---錄音機,按下 play 之後卻聽見 Enslin 與女兒清晰的對話,再次印證鬼魂殺人...
2. 劇情鋪設大致不錯,也告知世人當你陷入某種精神狀態緊張或崩潰時,總是會失控的。Enslin 入住「1408」的目的是想證明這是飯店以「鬧鬼」當噱頭的營利手段,雖然 Enslin 很盡責地一再想以錄音方式存證,卻只能一再地錄到雜亂無章的怪聲,讓他不再堅持世上無鬼神,而他雖也曾經鎮定地應對「1408」對他的種種試煉,劇情的步伐卻早已開始循環在「幻覺」之中。於是我們不難發現,「1408」這惡魔用以「讓人本身的心魔來整死自己」的動機實在單純得可以,而這種老套的方式難道是每部驚悚、恐怖片脫離不了的窠臼?
所以導演的創意表現變得非常重要,因為抱持觀看恐怖片心態的人可能會覺得失望,這其實是一部整人的「黑色悲喜劇」。
3.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人,千萬不可安於現狀或不可一世」或者太「鐵齒」,而且平時一定要培養自己「危機處理」的冷靜思考能力,大家也都知道「好奇心殺死貓」,電影裡對這句話的表現度非常好,意義重大,吾人當不可輕忘,切記!切記!
影片資料
影片年份:2007
出 品 國:USA
出 品:Dimension Films
發 行 商:20th Century Fox
語 言:English
導 演:Mikael Hafstrom
編 劇:Matt Greenberg、Scott Alexander
演 員:John Cusack、Samuel L. Jackson、Mary McCormack、Andrew Lee Potts、Kim Thomson
中文官網:1408
3 則留言:
一直到現在,只要聽到那一句We've Only Just Begun....
渾身雞毛皮就乖乖的立正站好了
話說,我找到他的SOMETIMES THEY COME BACK了...還在掙扎要不要看
"Sometimes They come Back"是1991年的片子,
台灣翻譯片名是"第七幻象",
也很好看哪!
看的時候別忘了將喇叭音量開大一點,
效果會更好唷~~~
精采介紹ㄛ,黑色喜劇..嗯!我也去找來瞄瞄嚕!
張貼留言